从校园到职场:高校如何培养适应未来市场的人才? 多位专家共探就业育人新路径

  3月21日,由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4高等教育与就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以“科教兴国魂 共筑强国梦”为主题旨在搭建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新思路,汇聚新动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原党委书记王路江在论坛致辞中表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人才需求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加强研判,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王路江分享几点见解:第一,要持续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第二,要深入构建产教协同育人体系。第三,要积极探索大学生职业培训促就业活动。她期待产业界和教育界通力合作,大力开展有实效的大学生职业培训工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而不懈努力。

??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推动大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需要高校、个人和社会多方协同发力。高校应致力于促进学生通用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大学生也应将自身生命成长与祖国发展、社会进步结合在一起,勇往直前,奋发有为。此外,他也呼吁更多中国企业与高校加强产教研融合,同时为更多大学生提供观察企业运营和发展的机会,新东方也将在此方面不断努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章良表示,时代在变化,催生和改变了许多的产业形态,学校应该结合社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帮助毕业生尽快习惯现在的社会生活。同时,他认为,学校要自学生入学之初就帮学生明确就业、安居乐业的重要性,让他们在读书的同时有意识地关注社会,多去实践,增长经验,使他们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党委书记韩文生认为,要帮助大学生找到个人价值实践路径,高等教育应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上深入思考。他表示,高等教育要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基础上,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坚持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

  安徽大学团委书记、安徽大学青年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高贵和分享了对大学生就业素养培育的思考。他认为,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广博且精深的知识体系、发散却有界的思维能力、创新且能动的行为模式、科技或技能的成长目标。另一方面,要培育大学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特质,融通自然、和合共生的理念,跨越时代、传承文明的使命,胸怀天下、同行者众的格局,用激发内在生命力去推动外在创造力的提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网络技术中心主任郭涛,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实践,分享了对高校应对数字化转型挑战的思考。他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改变了教育行业人才培养目标,也使得教师角色、课堂模式等面临转变和重构。对此,高校应加强个性化教学、多元化评价、科学化管理以及公平化资源搭建。面向未来,人工智能理论基础研究需要更多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将数字化转型“试验田”进一步打造为“示范田”“丰产田”。

  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理事长徐守峰从产教融合角度,分享了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思考。他认为,首先要升级人才评价体系;其次,高校可以将企业先进技术引入教育系统,让能力增值学历;第三,扎根产业办大学,让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行业实践;第四,高校也应在课题攻关、管理培训等各环节为企业提供助力;此外,还应加强校地合作,推动高校创新成果落地产业。

  智联招聘集团执行副总裁李强表示,当下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仍存。与此同时,就业市场存在供需冷热不均、毕业生求职意愿与企业需求错配等问题。对此,他认为,新时代应引导人才关注新产业,注重培养人才新技能,鼓励人才尝试新模式。展望未来,2024年超过半数参与调研企业计划扩大招聘规模,市场信心增强,希望政府、高校、企业携手,共同促进高校人才高质量充分就业。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总经理许顺康表示,近年来,为更好服务新时代大学生学习与全面发展,助力解决他们的新需求、新挑战,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在不断升级教学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在努力为大学生找准职业定位、提升职业竞争力提供专业支持。同时,新东方也在持续开展“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强国青年说”等公益活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激励青年自立自强。未来希望与各界加强合作,为新时期人才培养和发展工作贡献更大力量。

  为强化校企合作,助力大学生高质量发展与就业,论坛举办期间,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与西北大学、辽宁工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大连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湖北经济学院、内蒙古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西安音乐学院等高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新东方将与各签约高校整合各自优势,在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职业能力提升、升学指导、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共同探索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